• A-
  • A+
分享到

全国政协委员万捷:“文化走出去,不能自说自话”

深圳商报 2015-03-12

全国政协委员万捷昨日接受深圳商报记者连线专访
“文化走出去,不能自说自话”

深圳商报记者 何文琦

李克强总理近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文化发展成果,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和创造源泉。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全球化的市场格局之下,文化产业如何在传承的基础上实现创新,从而真正服务百姓,并走出去更好地与国外文化相融合?昨晚,深圳商报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雅昌文化集团董事长万捷。

长期在文化领域全力探索和创新的万捷结合自己的探索历程以及雅昌文化集团的现状,从四个路径畅谈了对文化产业走出去的看法和建议。他表示:文化走出去,不能自说自话,一定要使用国际化的通用语言,满足真正的市场需求。

路径一:

积极使用国际化的语言

记者: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过去的一年,在多项政策推动下,我国的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步入快速发展轨道,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更是当下热词和关键词。但到底如何走出去,从政府到企业各界都还在不断摸索中,你感觉最重要的努力方向是什么?

万捷:去年,我国电视剧和图书年产量均居全球第一,电影产量居全球第三,全年电影票房达296亿元,同比增长36.15%,其中国产影片票房占54%。丰富的文化产品在满足百姓文化需求的同时,也提升了我国文化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走出去,首先是要满足中国百姓的文化需求,大家不光需要中国的文化产品,也需要全世界的优秀资源和产品,所以需要借鉴学习国外的文化产业发展经验,来丰富我们的文化产品。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基础上,走出去才有了更好的根基。

从另一方面来说,在走出去过程中,文化融合也是一种学习。中国有很大的市场,有几千年的文化资源优势,要让更多的人能够通过优秀的文化产品来了解中国,进行文化交流。这绝不是一种强行的推出,也不能搞低价的推销式打法,而是要学习国外文化产品长期以来积累的经验和方式,让真正的国外文化消费者对中国产品有需求,这就要我们采用国际化的方式,使用国际化的语言而不是中国的方式,自说自话是没有用的。

记者:中国有很多文化资源,但是我们的创新能力、创意制作还有欠缺,如何进一步提升?

万捷:我们需要研究,世界到底需要什么?我们如何实现和满足这种需要?当引进国外产品的时候,满足我们需求的时候,同时进行和交流学习,让我们的产品更有价值。首先满足国内的市场需求,在此基础上看国外是否有需求,顺势出击。仅举苹果产品为例,热销体现了中国用户对于高端设计的需要,而我们的小米和华为就抓住了这种需求,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在国外也受到热捧。同时要避免硬性的意识形态的灌输,真正像美国大片一样,赏心悦目的同时,输出属于我们自己的价值观。时下热映的英国电影《帕丁顿熊》同样如此,故事中蕴含着浓厚的英国底蕴,更探讨着文化的接纳与包容议题,这种文化价值的传递是没有国界的。

路径二:

敢于做前人未做之事

记者: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至此,“互联网+”战略上升至国家层面,从全面应用到第三产业,而且正在向第一和第二产业渗透。对于文化创意产业来说,创意模式和网络时代的结合具有什么意义?

万捷:“互联网+”行动中,数据库是非常大的支撑和载体。走出去,也需要和高科技紧密结合,实现创意的升级。近年来通过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雅昌文化集团建成中国艺术品数据中心,服务涵盖全球600多家拍卖公司、200多家美术馆和上千家艺术机构。这种服务规模在全球都是没有的。从深圳来看,我们一直有很强的科技优势,近年来一大批优秀文化企业正是通过文化与深圳科技、金融等方面的成功叠加,实现了产品的输出。

文化产业的从业者要敢于做前人之所未做之事,才能有前人未有之精彩。深圳是个宽容创新的城市。雅昌正在抓紧布置一个高30米、长50米的世界上最大的艺术书墙“Artron Wall”,深圳马上就要有一个举世瞩目的以巨大书墙为标志的文化地标——雅昌艺术中心与大家见面,全世界最美的艺术图书将在这面全球最大的艺术书墙中汇集。我们的20多人的团队大多都是来自诚品,与这些业内图书专家一起打造雅昌这个大型书店。 依托雅昌最大的艺术品数据库,做全球首创博物馆书店,我们希望用与众不同的创新来打造制高点。

路径三:

发挥企业和市场的力量

记者:光是经济融合,是很难真正融合,只有实现文化的交融,才有更深层次的彼此理解,实现文化输出,哪方面的力量在你看来是最重要的?

万捷:毫无疑问,要想真正达到文化产品走出去,实现世界范围的文化交流,企业是非常重要的力量源泉。因为企业对市场、客户贴得最紧最了解。充分发挥好企业对市场的敏感;对创新的追求;对客户需求的研究与追逐和对国际化方式的贴近和研究,能够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实际上,文化产品输出要做到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而社会效益就是实现我们国家、民族与世界人民互相了解、沟通、交流和融合的目的。当下我们的各行各业都有优秀的文化企业,如游戏、出版以及其他文化产品等。这些企业在跟国外沟通的过程中,学习和创新能力都很强。政府大力支持优秀文化企业发展,依托他们在市场中磨砺出来的嗅觉,就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路径四:

传承和保护是为更好地走出去

记者:你自2008年当选全国政协委员以来,在每年的“两会”上始终关注优秀文化艺术的传承与保护。如今雅昌在这方面有何新的动作?

万捷:近两年来,我们在文化传承和保护上主要做了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去年雅昌文化集团与故宫博物院举行了故宫学院合作签约仪式,接下来与故宫学院、故宫艺术图书馆、故宫APP产品等相关领域的合作中,能够将国之瑰宝、艺术之美永续留传。 二是鉴于当下中国艺术市场造假严重,从2013年3月开始启动中国艺术品鉴证服务,通过技术手段将各艺术家作品进行数据备案,并建立中国艺术品备案数据库,向全球公开开放。让中国艺术品从现在开始,用技术的手段来实现有序传承,这是一个对后人负责的态度,我们想要做的是“艺术界的华大基因”。 三是雅昌已连续多届发起“AAC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评选活动,客观记录中国艺术发展的轨迹,为推广中国当代艺术、规范艺术市场秩序搭建国际化平台。所有这些工作和努力,有一个共同的脉络——为了传承和保护。

记者:深圳缺少文化产业资源,做文化产业有时比北京、上海甚至杭州、广州更难,对此你怎么看?

万捷:文化产业需要创意,需要激情。深圳有创新,有科技,这是优势,但是从资源上来说,确实是处于劣势的。就深圳来说,文化产业一定要有新的思路和想法,要有把全国文化资源为我所用的气度和眼光。就像故宫是全世界的,是中国的,也是北京的,也可以说是深圳的。深圳的企业要有这种眼界,一定要为我所用。我们做好传承和保护,最终的目的,也是为了实现更好地走出去。

Top